默樊網絡筆記:這三個你不注意的小項目,月入5W的人,都在悶聲發大財!

今天我們不聊其他,只聊聊一些悶聲發大財的小副業。

2020年提到最多的是什么?我猜你肯定想“人工智能、社交電商、大健康”這些。

其實,默樊覺得這些跟我們小老百姓,沒半毛錢關系,自己能做的才是最好的。

我們小老百姓關心什么?看了就能做的,做了就有結果的,這樣才能堅持做下去。

下面,默樊講幾個身邊朋友的案例,希望對你有所啟發。

加微信:56636097,免費領取創業秘籍《默樊網絡筆記》電子書。



朋友A,兼職起家,月入8W

前兩年自媒體很火,朋友A看到機會,蠢蠢欲動,辭職創辦了工作室,開始做自媒體。

無奈本來也不懂,還沒什么技能,堅持了三個月,賺了20元。

后來看到別人都玩抖音,于是又轉戰抖音,做了一個上百萬粉絲的娛樂號,不知如何變現,忍痛賣掉。

拿著賣號的8000元錢,算了下開支和成本,發現根本不夠生活費。

思考了很久之后,朋友A決定不在好高騖遠,先從小事做起,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,每天先賺100元。

于是他從網上找了兼職,幫別人剪輯視頻,因為之前做過抖音,剪輯這塊,技術完全沒問題。

現在影視解說、心靈雞湯、音樂娛樂類視頻都很火,很多工作室都在批量操作,需要大量視頻。

它就幫別人剪輯,幾分鐘的小視頻,他一般十幾分鐘就能搞定。一單也有10多元的收入。

至于別人能不能爆,能產生多少收入,他不管,反正自己做好了就有錢拿。



就這樣堅持了二個月后,已經穩定每天100多左右了,同時也接觸了很多工作室,單量開始慢慢加大。

朋友A覺得自己畢竟一個人,精力有限,就算再怎么搞,也是有瓶頸的,就招了幾個員工幫他剪輯。

新員工培訓2天就能熟練操作,他就只負責接單,不再剪輯,剪輯的事都交給了員工。

就這樣從開始的幾個員工,發展到后面幾十號員工,一個人一天給他產生100的純收入,一個月就賺了6-8W。

去年的時候,手繪視頻很火,苦于很多人不會,朋友A就想到一個方法,搞培訓。

他收了一群學員,收費1500一個人,然后教別人做手繪視頻,教也不是自己教,從本地招了個老師,每月給別人開工資。

現在朋友A已經不做技術方面的工作了,已經跨越了一個檔次,開始進入老板的格局了,至于老板每天做那些事,這里就不多說了。

總結:生存很重要,不要盲目去創業,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,慢慢開展自己的副業,熟練后想辦法復制放大,然后再出來單干,才是最安全的方式,創業者最忌浮躁,沒有了收入,就無法靜下心來做事。



朋友B,直播網紅,月入6W

朋友B所在的村子,都是靠種水果生活的,以前電商不發達,憑著水果的品質,收入還不錯。

現在電商的興起,讓其利潤一再被采購方打壓,市場也被搶走很多。

這就讓朋友B很糾結,不種吧,一毛錢收入也沒有,種植吧,累死累活也賺不到啥錢。

后來朋友B想了想,反正也掙不到啥錢,還不如自己直播賣給消費者,于是買了個三腳架,自己在田間直播。

就這樣直播了小半年,粉絲才幾百號人,后來帳號權重慢慢提高,推薦量也越來越高,高峰期一個月積累了10萬粉絲。

現在靠著他的直播,水果的銷路也不愁了,他還帶動村里人直播,讓整個村子的銷量都打開了。

我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,他說哪有什么秘訣,無非就是一直堅持。

總結:如果你有好的資源,直播會大大增加你的銷售量,因為視頻>圖片>文字,別人能夠真實看到你的產品,感受產品的價值,更有購買欲望。



朋友C,知識付費,月入XXX

收入就不說了,畢竟現在很多人做這個,默默賺錢就行了。

任何時候,信息差都是存在的,賺錢就是一層窗戶紙,懂的人默默在賺錢,不懂的人一直在窗外瞎轉。

如果捅破了窗戶紙,就會損壞很多人的利益,我只能說,知識付費是未來的趨勢,尤其是碎片化知識。

現在知識付費平臺有很多,你去某寶搜下課程,就會發現市場有多大。

總結:知識付費會造就一批普通人,有技能的自己開課,沒技能的進行整合。

我是默樊,一個只知道瞎白呼的互聯網創業者,如果喜歡我的文章,那就點贊關注吧。